【学习十九大】学院党委开展“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系列党课”第三次活动
12月13日下午,学院党委开展“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系列党课”第三次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党课由学院党委书记林刚主持,学院党委委员、中文党支部书记、中文教研室主任王新惠老师主讲《十九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全体教师党员和研究生党员参加了本次党课学习。
本次党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文化自信的提出、内涵与深意”和“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三个方面展开,详细解读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述以及提出和加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近年党的文化建设实践进一步探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王新惠老师首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论述进行了解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形象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具体表现形态。对优秀传统文化,要具有“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传承与创新精神;对革命文化,要具有“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永燃”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具有“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博大胸怀。
接着,王老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梳理,突出“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法治中国》等大型系列政论专题片的推出,《朗读者》《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文化栏目的演播,使主旋律、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弘扬。在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中也积极加入了文化体验、文化参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形式,文化自信得到进一步彰显。围绕“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王老师深入地讲解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各自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道路自信深层次蕴含着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度自信源于制度构建的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共产主义信仰,与西方的宗教信仰不同,是崇高的信仰,有意义的信仰。
在“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方面,王老师结合自身所从事的文化研究项目以及切身体会,详解了十九大报告中的五大策略:第一,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第二,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第四,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第五,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并具体强调要注意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王老师最后总结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这应该是我们全党人对文化的坚定自信!
对于本次专题党课,学院参会教师和研究生党员感触颇多,纷纷表示王新惠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具体,充分展示了一个学者对十九大报告学习与思考的深度。与会者受益颇多。党课结束后,宋煜副院长对王老师的党课做了总结,并对学院党委近期相关理论学习工作进行了布置,要求全体党员积极参加学院后续安排的十九大报告专题学习活动。
(撰稿:赵蕊 审核:林刚)